【唱移风易俗 树文明乡风】章贡区红星村:各美其美聚四美 美美与共塑红星

江西农业农村融媒体 2021-09-08 16:18:05 订阅

村级典型案例


章贡区红星村


红星村地处赣州市章贡区水东镇赣南大道旁,位于水东镇政府东北部,东与赣县梅林镇桃源村相连,南与七里村、沿坳村相接,西和沿坳村第11村民小组毗邻,北与赣县储潭乡幸福村交界,总面积354万平方米,耕地总面积521亩。辖7个党小组、8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356户、1600余人。2017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约135万元,组级集体经济收入约235万元。


近年来,红星村在有力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以文明村镇创建、乡风文明行动等工作为抓手,着力推动乡村建设迈向“风尚美”“整洁美”“内涵美”“持久美”,积极引导村民向上向善、健康生活,高起点擘画建设了一幅生态宜居的美丽蓝图。2017年,红星村获章贡区第九届文明村荣誉称号。


01


孝善治村 迈向“风尚美”


“孝为德之本、百善孝为先”,孝老爱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红星村结合“百善孝为先”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定孝制”“推孝贤”“开孝堂”“行孝事”四项举措,尽孝为荣、不孝为耻的理念深入人心,不孝敬老人、不善待老人等现象越来越少,全村形成了孝老爱亲、夫妻和睦、邻里互助的文明风尚。


01


定孝制,规范孝道行为


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将村民行孝尽孝要求写进村规民约。建立道德评议委员会,定期对身边发生的不道德行为特别是不孝敬老人的行为进行公开评议,并将评议结果及整改情况与村民的评先选优、福利待遇、经济利益挂钩。同时,建立“道德红黑榜”,对不善待老人者上黑榜曝光。


02


推孝贤,发挥榜样力量


以“孝行天下 爱满红星”为主题,以弘扬和传承慈孝文化,树立新时期孝老爱亲、明礼诚信、和谐融洽的家庭氛围和人际关系为目标,开展“红星十大孝星”评选活动,设立孝星榜,宣传孝亲敬老榜样,形成人人争做孝星的浓厚氛围,全村涌现出“孝老爱亲”模范22名,事迹得到村民的普遍认可和广泛传颂。


03


开孝堂,传播道德理念



依托道德讲堂阵地,同时精心布置孝心课堂,不定期邀请道德模范、道德教育兼职老师开展孝道讲座;鼓励以本村人本村事现身说法,进行正反面教育;经常性组织群众收看孝道内容电视节目,随时增添和更新有关孝道方面的书籍,让群众借助村农家书屋学习孝道,孝道文化蔚然成风。


04


行孝事,带动孝亲敬老



每年重阳节前后,开展“情满九月九 爱在夕阳红”主题关爱老人活动,为全村235位老人发放慰问金,每人1200元,邀请老人欢聚一堂共进“百家宴”,2011年以来,村集体已为全村60岁以上老人发放慰问金近200多万元;依托中小学校,组织雏鹰志愿者通过“小手拉大手”,开展我为老人尽孝心“四个一”活动,为老人洗一次脚、清扫一次居所、添置一套新衣、开展一次慰问,关注老人健康,丰富老人们的晚年生活。


02


“五化”落地 迈向“整洁美”



保持干净整洁的村貌,是美丽乡村的起点。红星村围绕提升农民生产生活便利化程度和环境宜居水平,按照《红星村乡风文明标准化建设工作规划》,积极促进硬化、绿化、美化、净化、亮化等“五化”成果落地,加快推动“七改三网”(改路、改水、改厕、改房、改沟、改塘、改环境,电力网、广电网络、电信网络)实施进度,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立健全村庄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


做好基础设施的“加法”


累计投入上百万元,修复基础设施,清理街巷、河沟24条,拆除违章建筑212处,清理、新修排水沟12公里。


做好垃圾处理的“减法”


大力推行农村环卫服务外包制,每年投入20多万元,引进专业保洁公司对全村进行环卫保洁全覆盖,垃圾日产日清,保证村庄环境长期整洁。


做好整治力量的“乘法”


开展村庄环境整治,仅靠政府力量主导是不够的,需要群策村民的力量,红星村统筹整合村级志愿服务队、五老人员、村民、老党员、妇女志愿者等群体力量,形成合力,开展“全民卫生日”活动,形成了全面爱护环境的浓厚氛围。


做好村容问题的“除法”


营造良好村容的关键,在于村民是否主动和自觉参与。红星村转变工作思路,将工作重点由单纯依靠整治向提升村民意识转变,通过发动村民开展庭院整治,“扫好自家门前雪”,组织村民参与“最美庭院”评选,表彰奖励“最美庭院示范户”,调动了村民维护村容村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根本上破除村容问题。如今,村民之间、家庭之间比卫生、比整洁、比文明的思想成为常态,全村形成了一片整洁,带动全域整洁的良好格局。


03


以文化人 迈向“内涵美”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群众的精神家园。红星村在美丽乡村及乡风文明行动中,以繁荣的文化提高农村文明指数,以文明的乡风提升农村文化内在品质,让文化活动与乡风文明同频共振、润物无声。


守护乡愁村韵



守护浸润乡愁的村韵,才能避免“千村一面”。红星村充分注重农村精神文明家园平台建设,着力留住“乡村记忆”,投资60万元,修缮仿古建筑7间,深入挖掘村史村情、文化底蕴和民俗风情,突出特色,投资30万元,整合打造了红星村孝文化主题馆,发挥主题馆“存史、资政、育人”的积极作用,让文化遗产和人文历史成为特色红星的标志符号。


夯实文化阵地


不断强化农家书屋、文明之家、文化舞台、文化墙、宣传栏等阵地建设,在文化阵地精心设置家风家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十四孝、传统文化等内容,用群众信得过、看得懂、学得来的方式,吸引着村民驻足品读,大力传播乡风文明。


丰富活动内容



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让群众自主自愿自觉参与“文明新风家庭”“星级文明信用户”“文明示范户”“好媳妇、好婆婆”“身边好人”等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来;依托文化下乡,经常性开展“欢乐下基层”“戏曲下乡”“图书下乡”“电影下乡”“我们的节日”等文化活动,有效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潜移默化提升了村民的素质,让乡风文明行动不仅“面子”美,更兼“里子”秀。



04


产业筑基 迈向“持久美”


做强富民安民的产业,美丽乡村才有“持久美”的原动力。为了充实美丽乡村“内在”基础,红星村立足于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依靠“一条好思路,一个好支部,一项好制度”,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增强农村发展及村民脱贫的内生动力。


“一条好思路”


村两委结合村情实际,确立了“引企入村、发展仓储业、转移富余劳动力”发展思路,创立了仓储公司,成立了仓储产业协会,引导村民以入股或场地出让等形式,参与产业发展,提高收入。


“一个好支部”


村党支部充分考虑到村民对仓储产业了解程度不足、经营能力不足、风险预防不足的问题,牵头组建了仓储协会党小组,通过“支部带头,服务仓储”,实现了党员服务、企业发展的良好局面。目前,全村建成仓储产业面积达1.6万平米,已落户易大饲料、赣祥电力、创美塑料、友信编织袋等14家企业,解决本村富余劳力就业300余人。


“一项好制度”


建立党员责任分工包片负责制,根据仓储园区功能分布,将园区划分成4个责任区,制定一名村党员包片负责。同时,按照每名党员的特长,设置了不同岗位的党员先锋岗,发挥党员在产业发展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在仓储产业的带动下,红星村的经济真正活跃了起来,老百姓的口袋殷实了起来,大家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全村去年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200元,村集体为全村60岁老人发放慰问金近20万元,为16岁以上村民办理新农保,组集体为所有村民办理新农合,实现新农保、新农合全覆盖。


【来源:厅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处】

责任主编:刘冰研
86
0
写评论

发布
取消
3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