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庆丰收 奔小康|看江西于都如何带领农民脱贫致富

江西农业农村融媒体 2020-09-21 16:03:48 订阅

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脉动智能产业园员工李武伟高兴地告诉记者,他过去在广州做服装加工行业20多年,在扶贫政策的支持下,去年初结束在外打工的生活,回到家乡企业就业。

李武伟说:“我上个月收入8000多元,上了公司龙虎榜第三名!公司很有家的感觉,每周还可以回家看父母,在这里工作幸福指数很高。”

2017年以来,像李武伟这样返乡工作的年轻人很多。于都县高度重视贫困劳动力就业工作,通过鼓励园区企业聘用、创建就业扶贫车间吸纳就业、开发公益性实施就业援助、以培训促就业等多种方式,积极推进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助推了大批贫困家庭增收脱贫。

在于都县禾丰产业园,记者了解到,该园涉及尧口、陂角、大湾、麻芫、园岭、金盆等6个行政村,是于都县2017年度按照设施蔬菜基地要求建设的高标准农田项目。产业园集中连片6000亩,旱涝保收,面积由原来的30%提高到100%,肥料利用率提高10%以上,耕地地力提高1个等级。

据介绍,2018年4月,于都县6000亩农田全部流转建设产业园,并投资6亿元,建成钢架蔬菜大棚4500亩。这些大棚成为于都县创建高标准农田的一个缩影。

尧口村村民华文元,今年52岁,他家有4口人。在两个孩子上大学前,他家也属于贫困户。现在他流转了3亩地,按一年650元一亩算,这项收入一年就有1950元,打工一个月4000多元,还有合作社入股分红,他一年收入接近6万元。两个孩子都已经研究生毕业,并找到了满意的工作。华文元告诉记者,“他家享受到了政府对农业的投资以及扶贫政策带来的成果,能过上小康生活,要感谢党和政府。”

祁禄山镇塅水村村民汤昌盛和爱人将自己的3亩良田也流转了出去,一年一亩几百元。由于腿部残疾,行动不便,他就在家门口养蜂致富,单靠养蜂,年收入就有5万元左右。汤昌盛告诉记者,依靠党和政府的好政策以及自己的勤劳,他家已于2016年脱贫。

据了解,华文元和汤昌盛两家的收入在当地农村属于中等水平。

谈起产业园的发展,尧口村党支部书记华元洪告诉记者,具体来说,禾丰产业园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是产业发展好。建设高标准农田之后,选择发展蔬菜产业,并作为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产业来抓。这主要是因为,于都县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禾丰镇尧口片区土壤富含硒元素,每千克土壤含硒量达0.45毫克,非常适宜发展设施蔬菜。据测算,发展设施蔬菜每年亩纯收入1.2万元以上,高于水稻等作物的经济效益。得益于良好的交通区位优势,目前,于都县蔬菜已远销至广州、深圳、上海等大城市。

二是科技含量高。按照“规模农业、工厂农业、智慧农业、绿色农业”的理念,将园区作为全县蔬菜产业发展的示范基地来打造,将科技含量作为企业入园门槛。园区已初步具备了蔬菜产业品种繁育、全程机械化生产、冷链加工的全产业链。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省农科院院长邹学校正在筹建蔬菜育种院士工作站。同时,还与华中农业大学、深圳华大基因签订了技术合作协议,负责于都县蔬菜产业发展的技术指导和推广。

三是利益联结紧。积极探索“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土地流转、参与经营、园区务工、现金入股等方式,带动428户贫困户增收致富,户均年增收1.2万元左右。

四是示范带动强。由园区企业负责“包种苗、包技术、包销售”等全程服务,引领小农户参与到大农业发展,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带动周边乡镇42个一村一品合作社蔬菜产业发展,推进全县农业首位产业蓬勃发展。

(来源:江西学习平台)


责任主编:陈博文
15
0
写评论

发布
取消
3回复